吳思:消滅慈善潛規則


吳思

  著名學者吳思說,在他所知道的上百種博弈策略中,人類行為最佳策略最高分是,善良加一報還一報。何為善良,善良的最高分又該如何計算,別急,吳思他有套自己的計算公式,在長沙接受《芒果畫報》專訪時,他解讀了這套“善的公式”。

  良心是有生理基礎的

  《芒果畫報》:您認同“人之初性本善”嗎?

  吳思:“人類在進化過程中,就生出這種善的生理基礎,無需培養天生存在。人之初性本善,道德無需外借,而這個性本善大體指同情心和正義感。人天生都有良心道德,道德相當于仁義,仁近似于同情心,義近似于正義感。通過生理解剖就會發現,原來同情心和正義感都長在我們大腦裏的固定位置。都具有生理性。

  同情心長的那個位置叫影像神經元,在大腦中央運動前皮層,它像鏡子一樣能反映對方的形態。比如甲看乙喝了口茶,很陶醉的樣子,甲就知道乙此刻很幸福,于是甲也會隨著喝上一口。感同身受,是影像神經元的生理功能,這也是同情心的生理基礎。

  正義感長在中腦系統的尾殼和翹殼,那個地方的神經元類似于,吸毒感覺到陶醉或喝酒、喝茶、吸煙,就像成影像的行為,都會以吸鴉片般,報償上去,這是我們正義感長的位置。”

  善行中的管子定律

  《芒果畫報》:欲望跟同情心正義感相比,哪個更能支配人的行為?

  吳思:以口渴為例,我的口渴值是80分,可我看你口渴值已90分了。但我感同身受不一定能達到90分,也許我只感到你30分的渴,這時水鐵定我自己喝。在那一刻,我的神經元激活強度,遠遠超過對你同情心的激活強度。這就是我們在神經元層面上完成的饑渴與同情心的比較。無需任何算式,人本身就完成了。

  (舉起茶杯)在我喝了兩杯水后,我的口渴值從80分降到20分,但我對你的感同身受仍然是30分,我就很容易在我喝足后,把水給你。你看,我們神經元又完成了一次計算,依舊是饑渴與同情心的比較,但這時同情心占主導的位置。

  管子曾說過“倉廩實則知禮節,衣食足則知榮辱”,即倉廩、衣食等欲望滿足的程度與人的同情心、正義感呈正相關,我簡稱為管子定律。可以說,管子定律表述了人類同情心、正義感與其它欲望的關系。

  《芒果畫報》:同情心、正義感能夠被量化嗎?

  吳思:同情心、正義感到底值多少錢?甲給乙一杯水,表示甲對乙的同情心足夠強,如果那意味著一塊錢,那至少得說甲同情心的價值要高于一塊錢。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,它也能高于人民幣,像殺身成仁,舍生取義。

  當然,這個計算過程中也會受到不同的影響。前面所講的只是不同欲望間的計算,還有種計算是,如說甲害了一個人,他能不能心安理得地害下去,一般人都會不安心的,但有些觀念可以讓人做到。比如說對方是人類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、是渣子等,這樣催眠下去,不正當的行為都變成了正當行為。只是這時候人的觀點被扭曲,你的正義感被抑制了,你的殘暴行為反而得到正義的支援。

  消滅慈善潛規則

  《芒果畫報》:我們追求善行,做慈善是最好的模式吧?

  吳思:舍財的人做了慈善的事,不一定是真善良。真正純粹的慈善是做了個對別人好的事情,不管是出于什麼動力。我在《潛規則》中描述過一種規則:一個代理人,代別人委托去做某件事,但在這個過程中,他通過代理人的身份取得了一定利益,這是潛規則。

  《芒果畫報》:被潛規則的慈善?

  吳思:對。如果中間的慈善機構有幾個,互相競爭,他們之間說我的扣款比你少,我的活動費只要4%,剩下的全部到資助人手上,另一個說我只要3%,這是消滅潛規則一個格局。但現實是,類似電信、石油等行業的壟斷,在中國慈善也是種壟斷行業。我們現在慈善官方機構說,所有的捐款都得給我,別人都不許插手,別人插手就屬于非法組織。那我們就不知道,這個壟斷組織在不受監督的情況下,會不會把那5%變成10%、15%,甚至50%。效率越來越低,裏面的潛規則就越來越多。